过去的两年,俱乐部组织的200-300公里短距离比赛从羽数上逐年增加,今年达到7000羽规模,整体上、宏观上提高本地区赛事竞争力、影响力,同时造就了寥若晨星的些许铭鸽。但从具体效果、细节上分析差强人意,鸽友分歧较大,各持己见者多。
1、从归巢率看,2013年220公里4900余羽响晴天,当天12:30见鸽;2014年200公里阴天比赛加训放6000羽又损失惨重;反躬自省,科学家对自然界的认识仍有局限性,何况普通人?
2、从获奖区域分布看,受天气影响太大,高低分速、群势之差显而易见,短距离赛我们夏季探索过赛区制,鸽友认同者少之又少;作为组织者是平衡、尽量消除这些客观影响。
3、从俱乐部长远规划看,2015年比赛距离设置应在420公里以上,不宜再组织300公里以下比赛,无论从客观上,还是受自身素质、文化程度对赛事理解上存在的主观差异鸽友都有益;总之,求大同,存小异;局部服从全局,少数服从多数,是我们今后办好本地区赛事的思维出发点,向更高、更远、更难的目标追求,尽绵薄之力紧追、或缩小与全国主流赛事差距。这些,需要鸽友支持、宽容、理解;
4、明年9月10号后起站,仅组织特比环、会员训放;10月4-6号组织第一场比赛,不单独组织300公里以下比赛,200公里左右测试鸽钟【普赛+特比450公里】
|